在你養貓的過程中,是否經常有這樣的場景:
貓咪躲在某個角落裡,只露出一隻貓頭,然後鬼鬼祟祟地盯著你。
你在書房看書,貓咪就藏在櫥子後面;你躺在客廳看劇,貓咪就躲在沙發的角落裡。
尤其是到了晚上,貓咪的這種「暗中觀察」行為更明顯且頻繁。
貓咪喜歡暗中觀察,鬼鬼祟祟地盯著鏟屎官的一舉一動,這個行為背後,藏著貓咪的哪些心理呢?
第一:貓咪喜歡「躲貓貓」,是天性
你知道嗎?貓咪在沒有被人類馴服,還在野外生存的時候,它們不僅僅是「捕獵者」,更是大型動物眼中的「食物」。
貓咪在捕獵時,在淩晨或黃昏時間段是貓咪外出捕獵的時間。
而在其餘的時間裡,貓咪更願意藏在洞穴裡睡覺,養精蓄銳;當然,也是為了躲避天敵。
而如今貓咪被圈養在家中,依舊保存著這種習慣。
在貓咪的眼中,它們躲在角落裡,鏟屎官是「不容易輕易發現它們的」。
貓咪的腦回路有時候就是這麼簡單,所以說鏟屎官在平日裡跟貓咪互動時,可以假裝「看不見貓」,讓它自顧自地表演。
同樣,鏟屎官還可以嘗試著跟貓咪玩一場「躲貓貓」遊戲。
你躲在角落裡偷偷地觀察貓咪,讓貓咪也感受一下這種「被盯著」的感覺。
第二:被鏟屎官的某些行為吸引
對于多貓家庭的鏟屎官來說,會發現一個問題:只要將貓咪與自己隔開,
那麼貓咪就喜歡躺在門外面,或者躲在門外的某個角落觀察。
只要有機會,貓咪會瞬間沖進屋子裡。
鏟屎官正在做的事情越是神秘,越是新奇,就越能夠吸引到貓咪的注意力。
比方說:貓咪本來在屋子裡睡覺呢,鏟屎官在客廳裡打開零食準備吃東西;
這個時候,貓咪就會被鏟屎官拆開零食袋的聲音所吸引。
忽然之間的聲音,鏟屎官神秘的舉動,這些都能吸引貓咪的注意力。
第三:條件反射,觀察鏟屎官的行為
也有一些貓咪總喜歡「耍小聰明」,它們一邊觀察鏟屎官的行為,一邊在分析利弊。
比如:鏟屎官的行為,對我是否有害?他想要做什麼?
貓咪一邊好奇,想要上前看一看你到底在忙什麼;
另一方面,貓咪的內心又是怯弱的,
在貓咪不確定眼前的行為是否會對自己有傷害時,貓咪一般不會輕舉妄動。
再比如說,家裡面來了陌生人,貓咪就更願意躲在角落裡觀察。
直到貓咪確定陌生人或者陌生的事物對自己足夠安全,它們才會小心翼翼,一邊試探,一邊去觀察。
貓咪判斷「危機感」的方式,不僅僅通過觀察,還通過自己的嗅覺。
當貓咪對氣味比較陌生時,就會選擇躲起來;當貓咪對眼前的氣味比較熟悉,就會上前一探究竟。
就像鏟屎官回到家裡,身上有別的貓咪氣味時,貓咪也會戰戰兢兢,跟鏟屎官保持著一些距離。